632-社会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社会学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社会学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西方社会学理论、人类学、人口学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社会学一级学科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社会学的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西方社会学理论(主要考查社会学专业考生)
人类学(主要考查人类学专业考生)
人口学(主要考查人口学专业考生)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所有考生)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流派的背景和主要观点。
2、理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历程、旨趣及其应对的问题。
3、能运用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和视角来分析相关联的中国本土社会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一)《论美国的民主》
研究现代民主社会的方法:社会类型比较法。托克维尔分析的“民主”的主要特点与涵义。民主如何可能走向专制,美国民主实践中,有哪些防止专制的经验。
(二)《旧制度与大革命》
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关键在于理解旧制度,尤其是中央集权的强化。旧制度中的政治自由是如何毁灭的,其影响与后果如何。托克维尔的新政治科学的要点。
二、卡尔·马克思
(一)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命题。社会变迁理论和阶级斗争理论的主要观点。
(二)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考察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点、内在矛盾和危机。解决资本主义危机、超越现代性的途径。
(三)马克思的影响和评价
马克思社会学理论的影响;进一步的争论。
三、埃米尔·涂尔干
(一)涂尔干的基本理论关怀
19世纪西方社会转型的危机;不同思想家的应对思路。
(二)失范理论
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社会后果;两种社会团结类型: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三种反常的劳动分工。
(三)职业群体与职业伦理建设
法人团体的涵义,其产生与衰落,激活职业群体的可能性。
(四)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共变法、《自杀论》的类型划分。
(五)宗教理论
图腾崇拜的涵义、社会性质及其所表明的问题。
(六)对涂尔干社会学理论的评价
强调社会整合与社会秩序;将现代社会理解为工业社会,从功能角度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其社会学方法论主张的贡献;学术影响、社会影响及其局限性。
四、马克斯·韦伯
(一)学术背景
新康德主义;德国历史主义;尼采和马克思。
(二)社会学方法论
1、区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韦伯与新康德主义的异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致性和区别。
2、价值学说
价值相关(价值关联);价值中立。
3、理解社会学
理解与解释的关系;社会行动的定义、分类;个体主义方法论;理想类型:其抽象性与经验性涵义;理想类型的方法论意义。
(三)理性与现代性
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区分;合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资本主义理性化过程的涵义。
(四)政治社会学
基本概念:权力、统治、纪律;三种统治类型;科层制(官僚制)。
(五)宗教社会学
四种宗教类型的划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问题、分析思路及局限。
(六)评价
韦伯的贡献;其内在的思想矛盾。
五、格澳尔格·齐美尔
(一)《货币哲学》
齐美尔思考货币的前提;与马克思唯物论解释的关系;《货币哲学》的基本观点、分析思路。
(二)文化理论
主观文化、客观文化;现代社会的文化悲剧与出路。
(三)评价
卢卡奇、阿多诺、哈贝马斯、鲍曼对齐美尔的评价。
六、功能主义理论
(一)功能主义的思想渊源
早期社会学传统;英国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
(二)帕森斯的理论学说
社会行动理论要点;模式变量的定义、五对范畴;AGIL分析框架;社会变迁思想。
(三)默顿的功能分析
对早期功能分析假设的质疑;功能分析范式:显功能与潜功能、正功能反功能分析。
七、社会冲突理论
(一)社会冲突理论的思想渊源
早期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帕累托的冲突论思想;20世纪前半期的冲突论思想:帕克和凡勃伦的理论。
(二)米尔斯的理论学说
《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的主要观点;《权力精英》研究。
(三)科塞的功能冲突论
社会冲突的根源:物质性和非物质性起因;冲突的社会作用,内部冲突与社会安全阀制度;社会冲突的正功能和反功能。
(四)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理论
两种社会模式:核心要素与基本假定;基本概念:权威、权威结构、强制性协作组合、准团体和利益团体;辩证冲突论的主要理论命题。
八、社会交换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渊源
古典政治经济学、人类学、行为心理学中的交换思想。
(二)霍曼斯的行为主义交换论
基本概念;六个基本命题;该理论的社会意义及其缺陷。
(三)布劳的结构主义交换论
基本概念;基本的交换过程;从微观到宏观的社会交换过程分析。
九、符号互动论
(一)理论背景
苏格兰伦理学家、威廉·詹姆斯、鲍德温、杜威的思想。
(二)早期代表人物及思想
1、库利的“镜中我”思想
“镜中我”概念;初级群体思想。
2、托马斯的情境定义分析
情境定义;情境分析;情境涵义的变化。
3、米德的符号互动思想
符号及其意义;“自我”的涵义;“主体我”与“客体我”区分;对儿童自我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分析。
(三)二战后的符号互动论
1、布鲁默的总结与发展
社会中的符号互动现象;符号互动论与功能主义理论的区别;符号互动论的三个基本论断;“共同行动”概念;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原则。
2、戈夫曼的拟剧理论
对两类互动形式的研究;印象管理与表演理论;相遇式互动的特点与“角色距离”概念。
3、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的主要观点;勒默特的初次和再次越轨行为理论。
4、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十、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一)理论渊源
胡塞尔、舒茨的学说。
(二)加芬克尔的常人方法学
常人方法学的定义、研究主题;“说明”和索引性表达;常人方法学的研究方法。
(三)彼得·伯格的社会建构理论
现实的社会建构;“疏离”概念与外化、客观化和内化的涵义。
十一、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
(一)语言本质与沟通理性
哈贝马斯对实证论的批判;“共识真理论”与“理想沟通情境”。
(二)理性化的悖论
韦伯的理性化理论与哈贝马斯的发展;三种世界领域的划分;双向理解模式。
(三)系统与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概念;生活世界理性化;“系统”概念;生活世界殖民化。
十二、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一)结构化理论
以结构二重性代替二元论,结构二重性的涵义;反思性的行动“流”;例行化的日常生活与本体性安全;系统与结构的区分;社会整合与系统整合;社会变迁分析。
(二)现代性分析
资本主义社会的时空形成;吉登斯对经典三大家的清理;现代性的三大动力机制;现代性制度的多维度分析;现代性的高度发展面临的四个主要威胁。
(三)评价
社会理论的批判指向:吉登斯的观点;对吉登斯的评价。
十三、皮埃尔·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
(一)学术渊源
法国社会学传统、结构主义与关系论、马克思与韦伯的学说、哲学教育。
(二)布迪厄的理论分期
结构主义色彩的人类学阶段;实践理论;符号权力理论和反思社会学阶段。
(三)实践理论
实践的逻辑;实践的紧迫性、模糊性和总体性;从规则到策略;惯习、场域概念及二者关系;三种基本类型的资本划分。
(四)符号暴力
符号权力概念;符号暴力;学术场域与权力场域的特点。
(五)对布迪厄理论的评价
围绕布迪厄理论展开的争论。
十四、米歇尔·福柯的社会学理论
(一) 思想渊源和主旨
思想渊源:康德与批判哲学传统、尼采、形式主义传统、法国认识论传统和新文学;福柯关注的三个核心问题。
(二) 话语的考古学
知识考古学;真理体制或真理游戏的基本涵义。
(三) 权力的谱系学
传统权力理论的模式;福柯权力分析的基本思想;作为现代社会一项权力技术的纪律权力;话语鼓动作为另一种权力运作方式;权力技术与个体化的关系;治理术。
(四) 自我、权力与知识分享
福柯的批判立场;实验的伦理学;启蒙与现代性分析。
(五) 评价
福柯的广泛影响;围绕福柯展开的争议。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一、考查目标
社会调查方法是我校所有社会学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基础课。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优秀本科生能达到的水平,主要考察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式与基本方法,同时注意对实践性内容和基本统计分析方法的考察。要求考生:
1、 掌握社会调查方法的基础知识;
2、 熟悉社会调查的各个主要环节,具备研究设计、资料收集和分析、调查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 能正确进行基本的社会统计分析。
二、考查内容
一、导论
(一)社会研究的概念与特征
社会研究及其意义、社会研究的特征、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方法论、研究方式及具体方法和技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各部分间的相关关系
(三)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方法论背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比较
(四)理论与研究
理论及其层次、理论的构成要素、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
二、社会调查概述
(一)社会调查的概念与特征
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社会调查的方法论特征
(二)社会调查的作用
(三)应用于不同领域的社会调查类型
(四)社会调查的基本题材
(五)普遍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六)抽样调查的概念与特点
(七)传统调查与现代调查的差别
(八)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三、选择调查课题
(一)选题对社会调查所具有的意义
(二)选题的标准及其相互联系
(三)选题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具体做法
(四)课题明确化的含义及其在调查中的地位
(五)课题明确化的方法
四、调查设计
(一)不同调查目的的调查设计概念
(二)分析单位的概念、主要类型、与分析单位有关的两种错误
(三)横向调查与纵向调查的概念、特点及比较
(四)调查具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五、抽样
(一)抽样的概念及基本术语
(二)抽样的意义
(三)抽样的主要类型
(四)概率抽样的基本原理
(五)抽样的基本步骤
(六)几种主要概率抽样方法的操作方法、基本特点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几种主要非概率抽样方法的做法、特点
(八)如何根据公式计算样本规模,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九)哪些因素与样本规模的确定有关
(十)样本规模与抽样误差之间的关系如何
六、测量
(一)测量的概念与基本要素
(二)社会测量的特殊性
(三)测量的四种层次及其特征
(四)量表的作用及李克特量表的设计方法
(五)测量的信度与效度概念、类型
(六)概念、变量、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七)操作化的含义、作用及其实际运用
七、问卷设计
(一)问卷的概念及其结构
(二)封面信的主要内容
(三)问卷设计三大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
(四)问卷设计的具体步骤
(五)各种形式的问题及答案的实际设计方法
(六)表达问题的语言及提问方式方面的几条常用规则
(七)确定问题数量和问题顺序的方法
(八)问卷设计中有那些常见错误
(九)高质量问卷有哪几条标准
(十)提高问卷设计质量的方法
八、资料收集
(一)调查资料收集方法的类型
(二)自填问卷法与结构访问法的特点比较
(三)实施个别发送、邮寄填答和集中填答方式及其优劣比较
(四)当面访问与电话访问的做法、特点及优劣比较
(五)在调查资料收集过程中还应注意哪几点
(六)调查员的条件及培训方法
九、资料处理
(一)资料审核的内容与方法
(二)资料复查的方法
(三)问卷编码的含义与作用
(四)数据清理工作的几种主要方式的含义
十、单变量分析
(一)频率分布与频数分布的含义
(二)集中量数与离散量数的含义、类型及联系
(三)平均数、标准差、离散系数的计算方法
(四)区间估计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五)总体均值与总体百分比的假设检验方法
十一、双变量分析
(一)相关关系的概念、方向、强度
(二)因果关系的概念及判定条件
(三)交互分类的意义及作用
(四)消减误差比例的含义
(五)不同层次的变量间关系所对应的相关系数
(六)对相关关系的检验
十二、多变量分析
(一)详析分析
(二)偏相关分析
(三)线性回归分析
(四)Logistic回归分析
十三、撰写调查报告
(一)各种不同的调查报告类型及其特点
(二)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
(三)普通调查报告的结构
(四)调查报告标题的类型与特点
(五)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
(六)如何选择所评论的文献
(七)学术性调查研究报告的导言、方法、结果部分通常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八)调查报告的行文应注意什么问题
《人类学》
一、考试性质
全日制攻读人类学专业学位入学考试人类学基础的考试内容包括人类学的内涵与学科的内涵及特点,主要分支学科,学科主要理论流派,学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婚姻、家庭、亲属制度,人格与文化,语言与交流,生计与经济生活,族性与社会分层,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宗教仪式),以及人类学的应用与当代变迁等内容。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于人类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运用人类学相关理论来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察的知识及范围
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考试范围和内容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的发展脉络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侧重考察考生对人类学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研究视角的掌握情况。
第一部分:人类学的理论脉络
(一)古典进化论学派
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背景及其主要概念,古典进化学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古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人类思维同一性(人类心理一致说),实证主义,单线进化论,万物有灵论(泛生论),比较法与残存法,氏族、胞族、部落;古典进化论学派对母权制、内婚制、外婚制、父权制、图腾制度的研究。古典进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包括爱德华·伯内特·泰勒、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古典进化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二)传播论学派
文化传播论的主要理论和概念,包括文化的产生与传播、文化传播中的“借用”、文化圈、区域研究等内容;传播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弗里德里希·拉策尔、莱奥·弗罗贝纽斯、弗里茨·格雷布内尔、威廉·施密特、威廉·里弗斯、埃里奥特·史密斯和威廉·詹姆斯·佩里);传播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三)历史特殊论学派
历史特殊论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对古典进化论和传播论的批判、构建人类文化和文明史、历史的方法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弗朗兹·博厄斯、阿尔弗雷德·路易斯·克鲁伯、罗伯特·哈里·罗维、爱德华·萨丕尔);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四)法国社会学学派
法国社会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具体地整体观、机械的组合与有机的组合、集体意识、社会事实、互渗律等;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包括:戴维·埃米尔·杜尔干、马歇尔·莫斯的交换理论、吕西安·列维·布吕尔原始思维理论、罗伯特·赫尔兹象征人类学研究、阿诺德·范·盖内普 “通过礼仪”等;法国社会学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五)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主要理论和概念,包括:功能主义对文化的定义及文化功能理论,功能主义学派对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的研究,结构——功能主义概念、理论以及方法论,历时性研究与共时性研究,田野调查等;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和研究方法(阿尔弗雷德·拉德克利夫布朗、布罗尼斯劳·马凌诺夫斯基、埃文思-普里查得、麦克斯·格拉克曼、罗伯特·雷德菲尔德);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
(六)文化与人格学派
文化与人格学派主要理论:无意识理论、“基本人格”概念、文化的差异与基本人格的差异、育儿方式与文化、文化模式与文化决定论;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阿伯兰·卡迪纳、路丝· 富尔顿·本尼迪克特、玛格丽特·米德、拉尔夫·林顿、克莱德·克拉克洪及、许烺光、乔治·彼得·默多克);文化与人格学派的历史贡献及其批判。
(七)新进化论学派
新进化论学派主要理论:普遍进化论与多线进化论,社会文化整合,文化生态学、一般进化、特殊进化四、文化唯物主义,主位方法与客位方法;新进化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莱斯利·阿尔文·怀特、朱利安·海内斯·斯图尔德、艾尔门· 罗杰斯· 塞维斯与马歇尔. 萨林斯、马尔文·哈里斯);新进化论学派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八)结构主义人类学
结构主义的思想来源、基本内涵和特征,具体地包括列维·斯特劳斯及其理论来源,结构的概念和结构主义方法,结构主义与结构功能学派,结构人类学的贡献与意义;结构主义人类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神话的结构与图腾以及荷兰结构主义研究(德·荣格的二元性研究、尼达姆的结构与感情、范·巴尔的女性与互惠性);结构主义的学术贡献与局限性。
(九)象征人类学
弗洛伊德与梦的解释,符号学与象征,结构主义与象征,利奇与新结构主义人类学; 象征与社会分类,玛丽·道格拉斯的日常仪式象征研究、维克多·特纳的仪式象征理论;象征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具体地:仪式过程研究、阈限与交融理论,剧场与隐喻,象征与亲属制度、社会组织,象征与仪式、神话,象征与语言、人观。
(十)解释人类学
“解释”的人类学的内涵,解释人类学的理论渊源,克里福德·吉尔兹及其学术发展,宗教象征体系的符号意义;解释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文化的解释与深描; 解释人类学的影响,包括写文化与文学回归,解释人类学对当代人类学研究的影响。
(十一)实践理论
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场域、惯习概念,马歇尔·萨林斯对功利主义实践理性的批判,人类学的责任与反思。
(十二)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的发展,西方马克思主义人类学几个主要学派,布洛克的主要观点、戈德利亚的主要观点,结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点,政治经济学派及其民族志。
(十三)后现代理论
后现代理论的社会思想和哲学背景,包括社会背景、哲学背景、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转换;认知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文化的分类,认知与符号意义、结构、行动,认知人类学的启示;人类学的反思,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行动主体,解构、实验民族志、理论范式多元化与人类学重构。
(十四)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基本概念,女权主义运动及女性主义理论思潮、生物性别(sex)与社会性别(gender)、劳动的社会性别分工;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历程。
(十五)民族志写作
民族志的特征与类型,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及其发展,作为方法论的民族志,作为学术文本的民族志;民族志撰写的若干问题:民族志风格,民族志写作的危机,民族志写作及其发展变化。
第二部分:人类学的基本研究内容及视角
(一)人类学的内涵与本质
何为人类学;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及分支学科,人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田野调查方法,参与观察法、访谈法、抽样法、谱系法、个人生活史,民族志,主位与客位的方法,大传统与小传统,大规模社会与小规模社会,田野调查的伦理,田野调查的步骤与过程,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学的伦理问题;人类学与当代生活。
(二)文化的性质与内涵
文化的概念;文化的特征;文化的调适与变迁;跨文化研究方法,如何在实地进行文化研究。
(三)人类的体质基础与人类文化起源
体质人类学与生物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与属性;生命的物质基础、进化、变异与选择的含义和形式;人类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人种和种族的内涵。
(四)语言与交流
语言的性质;语言的内涵;语言与言语;语言的变化;结构语言学;语言与思维;萨皮尔—沃尔夫假说;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性别;社会方言;语言的起源;交际民族志。
(五)人格与文化
自我与行为环境;人格、群体人格与国民性的内涵与特征;濡化与社会化、涵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六)生计模式与经济生活
调适与生态适应;寻食生活方式(狩猎、采集)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生产食物的生活方式(游牧、游耕、畜牧、小型园艺种植、集约农业、产业化农业)的内涵、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文化生态学与文化区。何为经济人类学;生产中的劳动方式、技术和调整机制的内涵与特点;互惠、库拉圈、再分配、市场交换的内涵及类型。乡村人类学的内涵、研究领域与范围;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之间的关系。
(七)婚姻、家庭、亲属制度与社会组织
性别与社会性别;性关系的控制与乱伦禁忌;内婚制与外婚制;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婚姻与交换的关系、婚姻的缔结方式;婚姻的形式;离婚与再婚;家庭与家户;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类型与形式;家庭与家户内部的组织形式;继嗣群体的类型、形式与功能;亲属称谓的内涵及类型;居住原则的类型。社会组织的基本类型,包括年龄分群、性别分群的特点及表现形式;共同利益社团的内涵。
(八)族群与社会分层
族群、民族与族性的涵义;国家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族群或民族身份的确立;族群特质与族群边界(族界标志)的内涵与特点;族群认同的产生方式;族群理论与族群关系。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类型;社会分层的理论;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的内涵及特点。
(九)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权力与权威的内涵;权力与政治资源;政治组织的类型及特点;社会规范与控制机制;内化控制与外化控制;民间习惯法和法律的定义及功能;正式的社会控制与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政治制度的作用;政治制度的合法化问题;政治人类学的研究取向。
(十)宗教与仪式
宗教的含义和宗教的总体特征;人类学如何对宗教进行研究;超自然存在和力量的表现形式及内涵;萨满及宗教专业人员的职责与功能;仪式与庆典的内涵、种类及区别;仪式与象征;巫术的内涵及功能;巫术与宗教的关系;信仰维系的适应策略;宗教的功能;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宗教与社会变迁;宗教与文化变迁。
(十一)艺术
口述的内涵、类型与特征,人类学与口述之间的关系;如何研究口述;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文化撰写的建设性认识;民族志电影的实践特点;影视人类学的定义;民族志电影的拍摄原则;艺术的文化转换内容;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人类学如何研究艺术;艺术的意义。
(十二)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的机制;强制性变迁的表现形式及内涵;对强制性变迁的反应;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内涵及特点;都市化的进程及类别;都市化研究的主要领域及内容;文化多元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结构性暴力问题的内涵及本质特征。
(十三)人类学的未来发展
人类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全球化、民族复兴、文化多元主义、种族中心主义的内涵;当前结构性暴力的表征。
《人口学》
一、考试性质
《人口学》是人口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人口学》考试要力求反映社会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科特点、科学范式,并由此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在人口学知识领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借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良好职业素质和学术视野,具有科学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基础应用型、复合型的人口学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在人口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概念、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解程度和分析判断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 人口学基础
第一节 人口学基本原理
一、人口学的定义
二、人口学的研究对象
三、人口学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人口学学科范式
一、人口学的科学范畴
二、人口学的学科属性
三、人口学的学科分类
第二章 人口学的方法论
第一节 人口学的方法论基础
一、人口学的认识论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三、理论性研究方法
第二节 人口学的调查与统计方法
一、人口普查法
二、人口抽样调查法
三、典型调查法
第三节 人口学的分析方法
一、人口统计分析方法
二、数理人口分析方法
三、人口学模型法
第三章 人口学发展史
第一节 人口学的早期起源与主要理论观点
一、西方起源与主要理论观点
二、中国起源与主要理论观点
三、世界源流与主要理论观点
第二节 现代人口学的进展
一、人口学现代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人口学现代发展的国际传播
第三节 当代人口学的进展
一、当代人口学发展的背景
二、当代人口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三、当代人口学的国际化进程
四、人口学发展的未来前景
第四章 人口学理论与概念
第一节 人口学理论
一、人口学基础理论
二、人口学交叉学科的理论
第二节 人口学概念
一、人口学的概念体系
二、人口学概念的分类
三、人口学的概念释义
第五章 人口思想与主要流派
第一节 现代人口理论与主要流派
一、马尔萨斯人口思想
二、古典经济学派人口思想
三、空想社会主义学派人口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第二节 当代人口思想与主要流派
一、新马尔萨斯人口思想
二、生物学派人口思想
三、社会学派人口思想
四、数理学派人口思想
五、经济学学者的人口思想
第六章 人口管理与政策
第一节 人口发展战略与规划
一、人口发展战略
二、人口发展规划
第二节 人口管理
一、人口管理学的基本概念
一、人口管理学的主要理论
二、人口行为干预与组织管理
第三节 人口政策
一、人口政策的基本概念
二、人口政策学的主要理论
三、人口政策的分类与内容
云南大学2019年社会学招生简章预计于9月公布,VIP会员将第一时间收到飞信通知!
关键字搜索:社会学人类学 (点击搜索本站更多信息)
更多精彩信息,敬请访问 考试大纲 首页。